地上“濕漉漉”、燈光“暗沉沉”、氣味“臭哄哄”、垃圾到處有、講話全靠吼……這些標簽組合起來就是改造前龍川農貿市場的全景“素描”。
為辦好農貿市場改造這件民生實事,牟定縣政府把龍川農貿市場提升改造作為民生工程首要問題來抓??h市場監督管理局于去年9月開始啟動整治改造方案,總投資約600萬元。
項目按《標準化菜市場設置與管理規范》嚴格執行,并依托康銘泰克旗下麥菜智慧農貿解決方案為市場注入智慧農貿元素,實現了凈化、美化、規范化、精細化、標準化“五化”目標。
目前市場已正式投入使用并于近日順利通過了州市場管理局領導組的現場考評工作,成為市首家智慧農貿市場。
老菜場的華麗變身
龍川農貿市場地處縣城中心黃金位置,長久以來承載著周邊老百姓一日三餐的供應重任,更承載著一方水土人民那厚重的歷史記憶。
由于建設年代久遠,市場相關硬件設施簡陋且信息化體系不健全等問題日益凸顯,導致市場管理難度加大,同時也進一步惡化了市場內臟亂差問題。
布局合理,蔬果美食一應俱全
正所謂:“人靠衣裝,佛靠金裝”,菜市場也不例外。通過對老菜場展開了一系列的提升改造,龍川農貿市場迎來了華麗變身。
市場內能區域分區明確且攤位設計整齊劃一,抬頭即可見懸掛于上方的市場整體功能規劃圖以及小吃區、米面豆制品區、水果區等區位分類提示牌。
甚至同區域商戶在衣著上也實現了統一,市民可根據需求快速前往相應區域選購。
整潔有序,市場環境煥然一新
周邊老百姓直言如今逛家門口的菜場,干凈明亮的環境不比超市差,總有點逛不夠,再也不像以前“快進快出”;看著鮮活的魚攤,生猛的肉鋪,水靈靈的蔬菜,再和長逛的老攤主嘮嘮嗑,生活可謂愜意十足。
老菜場的智慧蛻變
區別于簡單的硬件翻新,龍川農貿市場的提質升級工作更聚焦于如何實現農貿市場長效管理。
全面觸網,智慧元素隨處可見
“一眼”記客流,“一屏”觀全部
在市場內的大數據屏前,經常會有一些消費者在此駐足,認真觀看數據大屏上顯示的信息。

在這個通過麥菜農貿系統打造的“智慧大腦”上,市場實時交易數據、時段銷售趨勢、質檢達標情況、檔口滿意排行、檔口銷售排行等菜場整體運行情況都可以一覽無余。
既保障了市場信息的公開透明,又提升了市場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水平,有利于市場方更精準地把控市場和市民需求。
買前看“星級”,買后在“點評”
此外,每家商戶攤位上掛有高清的商戶信息公示屏,上面展示了商戶的基礎信息、營業執照、商戶星級、評價二維碼等信息,意味著市民在買菜時可以像網上逛某寶一樣,先看看商戶的星級在決定買不買。
不僅如此,每家商戶還配有稱重“黑科技”——麥菜“智慧溯源秤”,在稱重的同時打印溯源小票,不僅解決了公平公正、缺斤短兩的問題,也保障了消費者“舌尖上的安全”。購買完農產品后消費者還可以針對交易情況進行掃碼點評,既能提升商戶的商品質量和服務態度,又為消費者營造了管理規范、權責明晰、維權有方的消費環境。
△ 龍川農貿市場商戶紅黑榜公示
手機“一鍵”買菜、生鮮“自動”上門
時下,“互聯網+”新零售模式更受新生代、上班族的追捧,農貿市場的經營模式也在多元化。為迎合年輕人的購物偏好和幫助商戶拓寬生意渠道,市場依托麥菜農貿系統推出了“掌上微菜場”,市民通過微信小程序就可以足不出戶買到新鮮菜品,開啟了周邊百姓“一鍵買菜”新生活。
通過對市場全面的提升改造,龍川農貿市場實現了華美蛻變。既刷新了城市文明底色,又為市民提供了整潔有序、安全放心的消費環境,成為一張亮麗的城市名片。麥菜作為集智慧公示、智慧檢測、智慧溯源、智慧運營、智慧監管等于一體的智慧農貿解決方案,也將持續賦能市場打造宜居、宜業的優質生活圈和消費圈。